上星期五,趁有少少時間和仁兄去了中環尋找摩羅廟街,雖然有地圖,但我對港島這個地方太過陌生,地圖也不太清楚。雖然陌生,但陌生有陌生的好處,那就是亂打亂撞。
由中環出後就向住目的方向狂行(向上環),雖然仁兄都有提過上環,但我完全忽略了,不斷跑樓梯向半山去。
陡峭的樓梯,但卻有那麼多商店,假如在其他城市,這陡峭的路可能叫人走都懶的去走,更不要說在這里做生意。斜路上的店鋪,可以承托出這里的地價不菲。
走到荷里活道,有幾座建筑十分吸引我,一座是舊中區警處,西式的建筑在香港真是買少見少,那種建筑的風格,讓我想起電視上的華爾街。建筑物十分有線條美,而且十分對稱,建筑物都十分高,顯出高人一等的威嚴氣派,雖然可中國建筑分別很大,但大家都有相同的地方。
在街邊遠觀了警處和監獄,政府大樓後,再繼續上山。這一帶都是有錢人的地方,商店也不一樣,普通的街可能是埋衣食住行這些東西,但這里卻大多是賣藝術品,例如畫,古董等,還有很多音樂補習班。當然少不了地產商了,那些尺價,比我的月薪高了幾倍,做一年還買不到一個廁所空間。
不必嘆息,我又沒說要住這地方,繼續亂走,突然看到街牌寫著“孫中山紀念館”,既然在附近,就順便去看看。
我有時會說,香港人有福不會享受,怎麼說呢?現在開始很多人覺得去藝術館,去科學館是很無聊的事,有時和朋友說我去藝術館,他們第一反應是覺得我很無聊。香港政府每年都投資了很多錢在藝術文化教育上,但好像沒有多少人會去看他。例如這個孫中山紀念館,學生進去才$5,可它維修了很多錢,星期三還免費開放。所以說,有福應該去看看,這是我們的福利,也是我們的文化教育,比較慚愧的是這些地方,西方人比較多,每次看了後我都覺得自己的文化修養不夠。
看完紀念館,去到摩羅街已經天黑了,商店也開始打洋了,我們只好走馬看花,下次再來,不過下次不走那麼幸苦了,直接由半山電梯上去。
上次幫朋友查香港的名勝才知道香港有很多的博物館! 我其實很喜歡逛博物館的, 不過沒有人陪一個人去總是提不起勁呢~ :S
我想到應該有些問題:
1.一開始好多人去,但多數人不懂得欣賞,阻礙其他人欣賞
2.變游客中心,非藝術館,吸引不到藝術者來
3.商業藝術中心….
4.繼續沒有幾多港人去,為游客服務
香港的藝術館博物館不少,但會去逛的本地人卻七零八落,大火燒起來肯定是白人死較多。將來西九建起來大劇院音樂廳的觀衆量是可以想象的,因此丟臉丟死人也是可以想象的